非遗“正青春” “00后”大学生玩转古老漆艺-新华网
新华网 > 贵州 > 正文
2025 10/24 09:54:56
来源:贵州日报

非遗“正青春” “00后”大学生玩转古老漆艺

字体:

绣密·大漆茶具。

  以贵州天然大漆‌为基底,通体呈温润深邃的黑色,银粉罩染后中央勾勒几何图形,并融入苗银纹样,青蓝色螺钿点缀其间。这件非遗技艺与现代时尚碰撞的茶盏,是贵州财经大学漆迹·大漆艺术工作室荣获2024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作品——《绣密·大漆茶具》。

  贵州财经大学漆迹·大漆艺术工作室,由学校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冯进2022年牵头成立,工作室位于学校创新创业园内,有成员10余人。

  “我们教学时间集中在每周二下午,这个时段是学校预留给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科研实践或自主学习的时间。”冯进介绍,他不仅在该时段指导学生大漆技艺,还在公共选修课《现代艺术设计鉴赏》中创新教学形式,不定期组织学生来工作室体验大漆技艺,让这门古老漆艺在这群“00后”学子手中得到传承与创新。

  制胎、裱布、刮灰、髹漆、打磨、推光……一件大漆工艺品的制作流程有10余道工艺,制作周期通常需要2至3个月。工作室成员吴培凯是贵州财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她告诉记者,漆艺具备丝绸般光泽、防腐等特点,但由于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十分考验制作人的耐心,这让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决定毕业后扎根工作室传承这门非遗技艺。

  大漆技艺在工作室老师与同学们的手口相传中得到延续,也焕发出了新意。贵州财经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大三学生陈奕虹向记者展示了她最新制作的《渌波碗》,作品以青蓝色的大漆为基底,率性洒上水滴,形成独特肌理感。“洒水滴是我从肌理画绘画方法中得到的灵感,准备再结合925银、珍珠、水晶等材质,做一些色彩对比度高的首饰。‌”

  “目前,工作室在青云市集的贵州省美术工艺馆设有线下展台,线上在抖音、小红书、闲鱼平台开设‘漆迹再现’账号,同步展示并销售茶具、葫芦、首饰等大漆工艺品,也支持个性化定制。”冯进说,工作室所有收益将直接投入原材料采购与工作室扩建,以持续推动这门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大漆技艺。”(记者 文丹)

【纠错】 【责任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