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边的“风味”与“风口”
——我在贵州“奔县”系列报道之清镇篇
10月15日,27岁的邓丁站在自己打造的“古既·腰岩”悬崖咖啡馆观景台上,为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在这个坐落于贵阳清镇市流长乡田湾村百米悬崖之上的创业项目迎来“出圈”后的第一个国庆中秋长假考验后,他终于有了片刻闲暇。
从上午11点到晚上7点,这个狭小空间在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日均卖出200多杯咖啡,峰值日销量突破400杯,达到了城市中小型咖啡店的正常经营水平。
今年6月,邓丁和2名合伙人共投入200余万元打造这个项目。他们采用原木、毛石与玻璃,尽可能保留崖壁的原始生态肌理。特色饮品“崖边拿铁”等融合了贵州本地抹茶、红茶元素,深受游客青睐。开业以来,销售破万杯,销售额超60万元。
“我们曾跨3省考察过5个县域,最终落地清镇。”邓丁表示,选择在此创业基于三重考量:全国稀缺的喀斯特悬崖地貌能形成强烈的视觉记忆点;距贵阳城区仅一个多小时车程,交通便利性远超偏远景区;当地政府高效解决了无现成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问题。
在邓丁看来,全国县域旅游正处在转型阶段,而贵州凭借生态优势,新的风口集中在两个方面:“微度假+深度体验”,如2-3天的短途游搭配手工制茶、非遗等活动;“奇观式消费”即将普通业态与独特自然或人文景观结合,打造“打卡必选项”。
悬崖之上,云海与碧河交织的壮丽景观成为咖啡杯中最独特的“风味”,也成就了清镇市文旅融合的独特“风口”。
作为贵州省西线旅游第一站和全国武术之乡,清镇市拥有丰富多元的文旅资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景区、“芦小二·七大树”旅居示范带、被称为“国内小冰岛瀑布”的羊皮洞瀑布、登上《中国国家地理》封面的石龙洞、童话小镇“蒙德里安”小镇,以及荣获桥梁界“诺贝尔奖”的鸭池河大桥和花渔洞大桥。
不久前,清镇市登上“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这一成绩背后是该市长期深耕文旅产业的积累。
立足资源禀赋,清镇市持续丰富业态、提升服务品质,将生态优势和自然禀赋转化为文旅融合的发展优势。数据显示,去年清镇市共接待游客1006.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9.56亿元,主要旅游数据增速连续多年稳居贵阳市前列。
在风险与机遇的权衡中,邓丁坦言,最大的机遇在于“场景稀缺性”——当时国内极少有将咖啡与极致自然景观深度融合的项目,极易形成话题爆点。而主要风险则在于“客群稳定性”,担忧仅靠网红效应只能吸引一次性打卡客流。为此,邓丁将目标客群精准定位为25-40岁的都市中产,包括贵阳及周边城市的周末游人群、年轻家庭和摄影爱好者。
面对开业后的客流高峰,邓丁的团队通过“线上预约+分时段入场”控制人流确保体验质量,并临时增聘10名本地兼职人员保障服务。
“悬崖咖啡馆只是我们回贵州创业的第一步。”邓丁说,未来的计划是借助“古既·腰岩”的名气,联动周边村落,打造一个集“咖啡消费、民宿住宿、田园体验”于一体的微度假目的地,而非一个单一的打卡点。
眼下,清镇正着力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培育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主题鲜明、业态多元的旅游产品体系。(记者 方亚丽)

